江西廣昌:用心用情用力寫好“食住行”三篇文章
“食住行”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廣昌縣圍繞人民群眾的“食住行”等需求,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各項民生實事,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用心服務“一老一小” 食得方便健康
黃燜雞、肉末豆腐、山藥排骨湯……在廣昌縣長橋鄉株市村敬老堂內,十來個老人圍坐在一起吃午餐,餐盤里都是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大家一起吃飯,感覺飯菜都更香了”,這是老人們共同的心聲。
在農村地區,針對留守、空巢老人多的情況,廣昌縣首批共設立“蓮鄉敬老堂”15個,每個鄉鎮至少一個,為有需要的老人解決最現實的吃飯問題,日均就餐老人在400人左右。同時提供康養、文娛等服務,目前已服務500余名老年人。為保障“蓮鄉敬老堂”運營,全縣有260余名農村“三長”提供志愿服務。此外,該縣856余名農村“三長”與878名7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結對幫扶,幫助老年人解決實際問題1088個。
“今天的紅燒雞腿真好吃……”在廣昌縣二小的一個教室里,二十余位學生和老師正在各自的座位上吃午飯。“這里每天三菜一湯都不重樣,我和同學們都喜歡吃,中午我媽媽就不用來接我了,飯后老師還可以幫我們輔導作業”,二年級的學生張子浩說道。
在縣城區域,針對小學生中午回家吃飯需要接送的問題,廣昌縣引進學生營養午餐供應和配送服務企業,為學生提供健康美味的午餐,有需要的學生可以按周訂餐,較為靈活方便,解除了廣大家長的后顧之憂。目前該企業為城區5所小學提供午餐供應服務,日均服務學生3000人左右。
用情改造老舊小區 住得舒心安心
看著統一的黃色墻面、黑色瀝青道路、新增的白色路燈、紅色消防栓、整齊劃一的車位,家住廣昌縣桃園小區的劉女士心里說不出的暢快,“感覺很清爽,就像搬了新家一樣,哈哈…”。
老舊小區承載著記憶,也孕育著居民對新生活的期盼。廣昌縣秉持民生情懷,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著力破解普遍存在的配套設施破損老化、市政設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人人宜居”的轉變。改造前,廣昌縣通過召開“蓮心議事會”、開展“敲門問需”行動等方式,搜集群眾“不滿意清單”,靶向發力,力求將老舊小區“改”到群眾的心坎上。廣昌縣總計投資1.3億元對13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不僅將外貌煥新升級,通過弱電“四網合一”、增加消防設施等項目消除安全隱患,讓群眾住得舒心又安心。目前,改造進度已過半,項目完成后,將惠及3104戶居民。
用力破解停車難題 行得通暢快捷
“以前帶孩子來森林公園玩老是找不到車位,現在新建了停車場,帶娃的同時還能用這里的充電樁給自己的新能源車充電,一舉兩得。”李先生提到的森林公園停車場有252個車位,配有46個充電樁,這是廣昌縣多措并舉破“堵局”的一個縮影。
廣昌縣探索實行“深挖潛力+鼓勵共享”模式,讓沉睡的停車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充分挖掘學校、公園、老舊小區周邊綠化地帶、街巷轉角處等“微空間”,通過新建、改造等方式,在幸福小區、桃園小區帶等5個住宅小區和子暄北路、向陽橋、蓮鄉大道等城區人流密集區域及重點路段開發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位574個。廣昌縣先后在城區規劃建設了13個停車場,新增停車位2476個。在鶴琴保育院、二幼、三小、一中等多處設立免費停車點7處,增加臨時停車位共計400余個,有效緩解高峰時段的交通壓力。此外,積極推廣“分時停車、錯時停車、分類停車”模式,鼓勵各單位共享內部停車場。目前,全縣17家單位內部停車場轉換為公共停車場,對外開放停車位687個,實現車位非工作時段錯時共享。(何俊)
來源:中新網江西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