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市組織干部調研農貿市場經營難題——
管理精細化 服務更到位(干部狀態新觀察·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編者按:湖南省益陽市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弱項問題,重點明確10個方面課題,由各部門領題開展蹲點調研。
針對轄區內農貿市場存在的共性問題,益陽市委宣傳部牽頭的調研組摸準情況、“解剖麻雀”,找準癥結,推動綜合施策,探索農貿市場規范化管理的長效機制。
早上7點,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橋南農貿市場很熱鬧,室內攤位有序,室外路面整潔。
“但在幾個月前,市場里還擠滿了游商攤位,存在安全、衛生隱患。”益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潔云邊走邊說。
農貿市場的規范管理既是城市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文明創建的重點難點。橋南農貿市場位于益陽中心城區,人流量大,問題也集中。陳潔云與相關部門干部成立調研組開展蹲點調研,探尋農貿市場的規范管理之策。
發放問卷、實地探訪,摸清市場內攤位無序外溢的癥結
資水穿城而過,一橋縱跨南北。橋南農貿市場挨著大橋,地處赫山區金銀山街道,服務范圍輻射周邊近2000戶居民。
“市場熱鬧,問題卻不少。”調研組開展問卷調查發現,衛生環境差、管理秩序亂、基礎設施舊……不少農貿市場的通病,這里都有。
7月中旬的一天,調研組第一次走進市場。“市場外人流如織,市場里卻門可羅雀。”陳潔云手機里存有當時的一段視頻:周邊巷道都被游商攤位擠滿,外溢的攤位甚至擺到了南邊的城市主干道上,而市場內的攤位卻少有人問津。
“橋南農貿市場東側和南側巷道、桃花侖路等區域的游商攤位,高峰時段有近200個。”赫山區金銀山街道粟公港社區黨總支書記符浩強說,攤位占了車道,車就只能插空停放,既影響通行,也堵塞消防通道;攤販離開時留下的垃圾不能及時清掃,環境衛生自然好不了……“問題慢慢積累,想徹底解決并不容易。”符浩強說,“我們不是沒有整治,但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手一松又恢復了原樣。”
癥結在哪里?
第一次走訪后,調研組決定早上6點半到市場,各自分片,圍繞“從哪里過來擺攤”“為啥不進市場”等問題,跟商販、管理者聊,并多次組織調研會。調研組成員梁平說:“我連續買了一周的菜,這些問題從街頭問到街尾。”
“沉浸式”調研一段時間后,問題逐漸清晰——
游商多是城郊菜農,他們的菜新鮮,賣得好,原本也在市場內擺攤,可攤位多了之后逐漸外溢,顧客也漸漸跟著出了市場。眼瞅外面生意好,市場里的商販不得不也跟著搬到市場外擺攤,便成了習慣。
市場設施有短板。橋南農貿市場建于上世紀90年代,多年來有過數次改造升級,但一些基礎設施老化的問題依然存在。近年來,市場內部攤位出租率僅為30%,設施維護也變得有心無力。調研組多方走訪發現,室內昏暗、通風狀況不好等問題的反映最集中。
攤位外溢的背后還有管理問題。在市場管理主體上,內部攤位由市商務部門負責,外圍門店則由私營企業管理、招租。為招攬生意,一些外圍門店店主主動引導游商擺攤,有的還收起攤位費。
綜合施策,讓游商回歸市場,并合理規劃市場外停車空間
能否把游商引回市場?
執法有難度。游商占道擺攤,主次干道都有。主干道由市城管負責,背街小巷道則由區城管負責,以往的整治,執法力量協同不夠。“跟菜農聊天發現,他們并非不愿進市場,而是擔心自己進了,別人還在外頭,怕吃虧;市場內的商販也希望游商進來,因為他們能把客流帶進來。”梁平說。
調研組統籌協調,赫山區金銀山街道牽頭,13家單位同向發力,場內場外一體,條塊融合推進。可集中執法第一天,赫山區金銀山街道城管執法中隊隊長曾壯志還是有些犯難:“到的時間不算晚,但市場卻已是高峰期,游商早已占滿位子、鋪開攤子,勸導難度實在不小。”
事情得按規律辦。市、區兩級城管和市場監管部門“兩班倒”,早上6點到下午6點,流動巡查不間斷,消除管理服務時間“盲區”。
市場外管得住,市場里也得裝修好。加裝電燈電扇,平整地面,粉刷墻面……根據商販需求,一樣一樣改。整治后,游商重回市場,也讓原有市場內的攤位略顯緊張。“市場內部固定攤位出租率本不高,空置攤位多,可游商就是習慣在地上擺攤。”橋南農貿市場管理所所長李志凌與調研組一合計,還得優化市場布局,“拆掉一些空置的固定攤位,給游商足夠空間。”
解決了“馬路市場”,停車規劃便有了騰挪空間。益陽市在橋南農貿市場旁騰挪出一片停車場,車位增加到160個。同時,市場周邊道路分時段調整為單行線,為農用車輛和摩托車留出停車空間……困擾多年的行車停車壓力,也大大緩解。
舉一反三,街道牽頭、各部門配合,覆蓋監管空白、形成管理合力
上午10點,橋南農貿市場內,熊元滿攤位的菜賣得所剩無幾。這位來自赫山區黃泥湖鄉黃泥湖村的菜農,過去兩年也擠在“馬路市場”里,凌晨3點多就得出門,只為在市場外占塊好地方。
“進了農貿市場,攤位足夠用,出門不用趕那么早。只要大家都規規矩矩在市場里賣菜,我們也不想在外面風吹日曬!”熊元滿說。
游商進市場,場內的商販怎么看?
歐陽霞到橋南農貿市場已有8年,專賣豆制品,見證過市場人氣的起伏。以前客人都在外面轉,她也跟著去外面擺攤。游商進市場,帶旺了場內人氣,也帶來了更多生意。掏出手機,歐陽霞看起了收款記錄:“今天手機進賬400多塊,還收了100多塊現金。生意好,誰還愿意跑外面去擺攤?”
“調研組到來之初,商販觀望、質疑的不少。如今看到動真格、見實效,大家更配合了。”金銀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小軍感慨,“啃下這塊‘硬骨頭’,不容易!”
集中整治之后如何形成常態長效機制,陳潔云和同事們一直在思考。“比如租金,對自產自銷的菜農,目前市場內免租金;對專業菜販子,則要收取一定攤位費。怎么區分主體,收費多少合理,都還得多聽聽商販的意見。”陳潔云說。
農貿市場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多頭管理、職能交叉,管理容易缺位、越位,留下監管“空白地帶”。此次整治,調研組力主由街道牽頭,“基層吹哨、部門報到”,破解“九龍治水”難題。“以前,部門各做各的,精力投入也不少,但總感覺‘按下葫蘆浮起瓢’。”曾壯志說。“街道牽頭雖有壓力,但從工作開展和實際成效來看,有利于覆蓋監管空白,形成管理合力,是解決基層治理類似難題的有效思路。”李小軍說。
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要干的事還有不少。眼下,陳潔云和同事們又開始著手編寫“益陽農貿市場創建指南”。“根據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農貿市場的測評標準和要求,結合我市各農貿市場的具體實際,把測評標準轉化為操作指南和落地見效的具體舉措,按照‘一場一策’的原則,分層次、分類別規范農貿市場秩序,讓居民買菜更方便,讓菜農賣菜更舒心。”陳潔云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4日 10 版)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